编程十年:我的程序员成长之路


如果从拿到山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录取通知书(2007 年 8 月)算起的话,我在编程这个领域,已经有十年的经历了。


初二或是初三的时候,家里有了第一台电脑。当时的 CPU 还是 Pentium 4,内存还只有 512 M,操作系统仍然是经典的 Windows XP。那个时候,电脑对我而言,可以玩红警、仙剑、流星蝴蝶剑和暴力摩托。

可能是觉得电脑这个东西比较神奇吧,所以在初中毕业的同学录上,我在自己理想的那一栏里,写下了“IT 精英”四个大字,注定了我与计算机的不解之缘。

真正去主动了解计算机,是我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。高考结束后,我填报了当时热门的土木工程,可等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,才发现自己被调剂到了计算机专业。于是,我在姐姐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编程。我写的第一段代码,是用 HTML 的 marquee 标签去实现一个文字水平滚动的效果。

大学入学后,便开始从《计算机导论》开始,系统地学习了。也是在此时开始对计算机科学和编程充满了兴趣。

把课本读好可以成为一个好学生,但只有多去写代码实践(比如把代码写到十万行),才能称为一个好程序员。所以我在学了 C 语言课程,便做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;学了 Visual Basic,便做一个连连看游戏;学了编译原理,便做一个 PL/0 语言的词法分析器。——编程可以带给我无限乐趣,并且我乐在其中。

课外,我通过互联网(主要是 Google、Wikipedia 等网站)了解到更多的东西。李开复、刘未鹏、陈皓、阮一峰这些人成了我学习的榜样。图书馆 TP312 的书架也成了我常常光顾的地方,我发现经典的几本书几乎都是外国人写的,比如《算法导论》、《编程珠玑》、《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》、《C++ Primer》等。

大概是大二的时候,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个网页设计大赛,我和舍友做的一个关于母亲节的网站拿到了一等奖。我从此便走在了 Web 前端这条路。

大学经历使我养成了自学的习惯,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远大的编程世界和未来。

因此在研究生期间,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——做一个了解后端并精通前端的程序员。所以当导师把我外派到望京那里的一个公司实习干测试的工作时,我做出了抗争,结果是顺利地留在了学校实验室,使我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
在实验室里,我跟着师兄们深入学习了正则表达式和 Perl,以及如何在 Linux 上进行开发和部署。

研二的时候通过内推,去了杭州阿里巴巴的总部进行了三个月的暑期实习,在聚划算 UED 部门从事前端研发岗。在这里我对基于 Node 的前端工程化和前后端分离有了全新认识,对基于用户调研、产品设计和评审、前后端开发联调和测试、预发布和正式发布一系列的流程有了全新了解,对互联网公司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有了全新的体验。


最近几年,前端的技术一直在剧烈变革着:Angular、React、Vue、Webpack 各类框架和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出,让人应接不暇。

幸运的是,十年光阴,直到现在,我还在从事着自己喜欢的编程。